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,我国为了刺激市场、推动经济发展,采取了四万亿救市计划。这一计划以基础建设为主,带动了市场发展,也促使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十年的黄金时期。在此期间,建筑公司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。
建筑行业是一个宽泛的领域,包括建筑材料、建材设计、建筑设备、建筑施工、建筑劳务等多个方面。每个子行业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,涉及诸多税务问题。那么,建筑行业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呢?
建筑材料属于贸易行业,需要先采购再销售。在此过程中,增值税压力较大,需要按照13%的税率缴纳。同时,一些供应商可能为小规模企业或个人,提供的进价虽然较低,但往往无法提供发票,导致进项不足,增值税偏高,所得税也无法顺利抵扣。
建筑劳务主要涉及人工成本,包括分包工人、临时工等。这些人员的工资往往难以取得合法的发票进行抵扣,导致增值税按照9%或简易征收3%进行缴纳。虽然可以将这些工资作为人工工资入账以抵扣部分成本,但对于无法取得成本发票的情况,建筑劳务所得税依然偏高。那么,这类问题该如何解决呢?
建筑设备在建筑行业中的使用相当广泛,涉及到租赁和购买两种主要方式。然而,这些租赁或购买的设备可能不会为对方提供发票,也不会有进项抵扣。对此,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。
首先,增值税作为我国的主要税种,其缴纳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,不得有任何的疏漏。因此,我们应避免在增值税上采取任何不合适的策略。
其次,税收优惠园区的地方奖励扶持政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。通过将建筑公司注册到税收优惠园区,并使用园区的有限公司来开展业务,企业可以在园区内进行纳税。根据企业的纳税情况,地方财政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返还,返还比例可以达到地方留存的70%-90%。这种政策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压力。
此外,对于所得税方面的问题,我们可以通过成本抵扣和个体户或个人代开的方式来解决。这些方法同样可以享受地方的返还扶持政策,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。天博天博